第二章 新的开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是后世之人,看问题的眼光与古人颇有差异。在他看来,不论是在中原人还是东夷、淮夷、百越乃至狄人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中华儿女。他们只不过是迫于生存以及文化差异而与中原人交恶。和谐共存,互相交融,汲取彼此可取之处才是长久之计。
当然这些都是出于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下,如若是对方蛮不讲理,凶残成性,侵害百姓,那也必须贯彻“虽远必诛”的理念。
对于长期听闻夷人之害的公山不狃而言,季意如的说法实在是有些荒谬,在他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更具说服力。“宗主前些时日,不是还欲剿灭之么,今日为何又要怀柔之呢?”
季意如被问得一愣,毕竟他也不知道季平子的态度。“额,我在梦中好似历经一番生死,颇有所悟,已不再是从前的意如了。”
季意如回想来到此间的几日里的见闻,一时感慨万千,不待公山不狃接话,又道:“如今天下看似风波平静,实则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所谓平分霸权,不过是丧失霸权的遮羞布罢了,当今的晋楚已远非昔日的晋楚了。”
季意如微微摇头,又看向公山不狃。“纵然二者仍是六千乘的大国,可是人心已散。晋国的卿族各自为政,平日里勾心斗角,纷争不断,楚子昏庸,荒淫无度,重用佞臣,如此种种皆亡国之兆也。”
公山不狃有些不解,问道:“可这又与鲁国何干?与夷人何干?”
季意如思索片刻又道:“当然有关,我且问你,晋楚失霸之后,谁最有机会成为新的霸主?”
“吴国。”公山不狃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
季意如本来是觉得吴国崛起不就是历史大势么,脱口一说,没想到似乎点醒了公山不狃,于是只好接话道。“说说看。”
“晋楚吴三国淮上纷争数十年,如今看来晋国既然未邀吴国参与弭兵之会,便是鞭长莫及,抛下吴国不管,意欲牺牲吴国耳。可惜晋人不曾想,吴人勇猛,居然能几次挫败楚军。以当今形势而言,楚国腐朽,每日积弱,吴国兴盛,每日愈强,依我看至多两代,吴人必定能大败楚人。”
公山不狃说着又指了指鲁国南方。“原来如此,彭城,彭城乃要害之地。适时吴人必经彭城北上,以图称霸。而彭城周围淮夷四顾,如此以来东夷便是决定局势的要害之一。”
看着一脸激动的公山不狃,季意如微微错愕,又道:“倘若楚国胜了呢?”
事实上季意如始终认为历史存在一个大趋势,即便是他的到来对这个世界有所影响,但应该不至于使得根底深厚的楚国陡然亡了。
“楚国若是胜了,或再无可敌之国。”公山不狃皱眉道。
季意如看形势不对,这要是再说下去,他肚子立刻就没货了,赶紧转移开话题。
“不过日后之事谁又说得清呢,只是须知眼下鲁国或说我季孙危机深重罢了。”季意如不再看图,又从案上拿起一卷竹简递给公山不狃,“子泄请看,这是我新制之历,你看比之当下所用之历如何。”
季意如前几日饱受旧历之苦,实在是没弄明白现行历法究竟是怎么回事,便在公历基础上加上二十四节气做了这新历。
这下轮到公山不狃一脸错愕了,捧过竹简看了许久,又把竹简双手奉还。“这这这,宗主勿怪,臣却是不善历法,宗主或可询问梓慎大夫。”
“好吧。”季意如接过竹简,点头道。
沉默间,冉怀回府复命打破了尴尬气氛。
公山不狃适时说道:“宗主,眼下转居卞邑之事事务繁杂,若是无要事吩咐,臣便告退了。”
“子泄稍候。”季意如唤住公山不狃,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璧递给他,“将它转交给令尊,持此玉璧便如我亲临。这几日倘如有奸猾之辈不服号令,无需问我,令尊可自行决断。”
捧过季意如的玉璧,公山不狃深深吸了一口气,“谢宗主。”
“去吧。”季意如点点头。
“臣告退。”
季意如望着公山不狃的背影远去,心头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呼出一口长气,又转身回到简陋的地图前。
“事情都办妥了?”季意如问道。
冉怀赶忙上前回道:“办妥了,匠人和庶民都对宗主感恩戴德呢。”
“那就好,来帮我掌灯。”季意如一边看图一边说着。
冉怀闻命便捧过油盏,走到季意如跟前。灯光照亮了季意如所指的地方,宋国。既然季意如穿到鲁国,那么宋玉容该是大概率穿到宋国,毕竟他一个半吊子历史爱好者除了宋国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和宋密切相关的。
季意如看了一眼在一旁掌灯的冉怀才想张口又算了,想来他也不可能知道宋国茫茫人海中某个叫玉容的人。
冉怀迎着季意如的目光说道:“宗主是有什么打算吗?”说完冉怀便将目光移至季意如胸口,以免显得咄咄逼人。
“鲁宋两国很久没有互相聘问了吧?”
“的确如此,宗主是想与宋国交好么?”
季意如闻言却是不说话,只是轻轻叹息一声。
第(3/3)页
是后世之人,看问题的眼光与古人颇有差异。在他看来,不论是在中原人还是东夷、淮夷、百越乃至狄人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中华儿女。他们只不过是迫于生存以及文化差异而与中原人交恶。和谐共存,互相交融,汲取彼此可取之处才是长久之计。
当然这些都是出于互相尊重的前提之下,如若是对方蛮不讲理,凶残成性,侵害百姓,那也必须贯彻“虽远必诛”的理念。
对于长期听闻夷人之害的公山不狃而言,季意如的说法实在是有些荒谬,在他看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更具说服力。“宗主前些时日,不是还欲剿灭之么,今日为何又要怀柔之呢?”
季意如被问得一愣,毕竟他也不知道季平子的态度。“额,我在梦中好似历经一番生死,颇有所悟,已不再是从前的意如了。”
季意如回想来到此间的几日里的见闻,一时感慨万千,不待公山不狃接话,又道:“如今天下看似风波平静,实则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所谓平分霸权,不过是丧失霸权的遮羞布罢了,当今的晋楚已远非昔日的晋楚了。”
季意如微微摇头,又看向公山不狃。“纵然二者仍是六千乘的大国,可是人心已散。晋国的卿族各自为政,平日里勾心斗角,纷争不断,楚子昏庸,荒淫无度,重用佞臣,如此种种皆亡国之兆也。”
公山不狃有些不解,问道:“可这又与鲁国何干?与夷人何干?”
季意如思索片刻又道:“当然有关,我且问你,晋楚失霸之后,谁最有机会成为新的霸主?”
“吴国。”公山不狃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
季意如本来是觉得吴国崛起不就是历史大势么,脱口一说,没想到似乎点醒了公山不狃,于是只好接话道。“说说看。”
“晋楚吴三国淮上纷争数十年,如今看来晋国既然未邀吴国参与弭兵之会,便是鞭长莫及,抛下吴国不管,意欲牺牲吴国耳。可惜晋人不曾想,吴人勇猛,居然能几次挫败楚军。以当今形势而言,楚国腐朽,每日积弱,吴国兴盛,每日愈强,依我看至多两代,吴人必定能大败楚人。”
公山不狃说着又指了指鲁国南方。“原来如此,彭城,彭城乃要害之地。适时吴人必经彭城北上,以图称霸。而彭城周围淮夷四顾,如此以来东夷便是决定局势的要害之一。”
看着一脸激动的公山不狃,季意如微微错愕,又道:“倘若楚国胜了呢?”
事实上季意如始终认为历史存在一个大趋势,即便是他的到来对这个世界有所影响,但应该不至于使得根底深厚的楚国陡然亡了。
“楚国若是胜了,或再无可敌之国。”公山不狃皱眉道。
季意如看形势不对,这要是再说下去,他肚子立刻就没货了,赶紧转移开话题。
“不过日后之事谁又说得清呢,只是须知眼下鲁国或说我季孙危机深重罢了。”季意如不再看图,又从案上拿起一卷竹简递给公山不狃,“子泄请看,这是我新制之历,你看比之当下所用之历如何。”
季意如前几日饱受旧历之苦,实在是没弄明白现行历法究竟是怎么回事,便在公历基础上加上二十四节气做了这新历。
这下轮到公山不狃一脸错愕了,捧过竹简看了许久,又把竹简双手奉还。“这这这,宗主勿怪,臣却是不善历法,宗主或可询问梓慎大夫。”
“好吧。”季意如接过竹简,点头道。
沉默间,冉怀回府复命打破了尴尬气氛。
公山不狃适时说道:“宗主,眼下转居卞邑之事事务繁杂,若是无要事吩咐,臣便告退了。”
“子泄稍候。”季意如唤住公山不狃,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璧递给他,“将它转交给令尊,持此玉璧便如我亲临。这几日倘如有奸猾之辈不服号令,无需问我,令尊可自行决断。”
捧过季意如的玉璧,公山不狃深深吸了一口气,“谢宗主。”
“去吧。”季意如点点头。
“臣告退。”
季意如望着公山不狃的背影远去,心头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呼出一口长气,又转身回到简陋的地图前。
“事情都办妥了?”季意如问道。
冉怀赶忙上前回道:“办妥了,匠人和庶民都对宗主感恩戴德呢。”
“那就好,来帮我掌灯。”季意如一边看图一边说着。
冉怀闻命便捧过油盏,走到季意如跟前。灯光照亮了季意如所指的地方,宋国。既然季意如穿到鲁国,那么宋玉容该是大概率穿到宋国,毕竟他一个半吊子历史爱好者除了宋国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和宋密切相关的。
季意如看了一眼在一旁掌灯的冉怀才想张口又算了,想来他也不可能知道宋国茫茫人海中某个叫玉容的人。
冉怀迎着季意如的目光说道:“宗主是有什么打算吗?”说完冉怀便将目光移至季意如胸口,以免显得咄咄逼人。
“鲁宋两国很久没有互相聘问了吧?”
“的确如此,宗主是想与宋国交好么?”
季意如闻言却是不说话,只是轻轻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