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五代兴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十、官制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纯粹就是在扯蛋!

  儒家的书要读,要考,但却不能成为天下读书人主要的学习方向,只能是当作考古文。

  反倒是《算学》、《农书》和《自然》却被列入了各大府学的入学必考科目。

  格物致知,这些才是真正学以致用的好东西。

  一个官员,连起码的算术都不会,你还怎么治理地方?!

  想要一个人去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种想法犹如愚公移山。但是把学问传播到这个世界,再加上皇帝的身份,让一大群人去再传播和推广,其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晋地、关中和河北地方读书人的知识结构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李岌相信用不了二十年时间,新的一批科学家和思想家就会冒出头来。

  这就是上行下效所起到的作用。

  只要这批人渐成气候,在朝堂中拥有了很大的发言权,这儒家再想一家独大,垄断天下的学问和思想,就会难如登天。

  现在朝廷虽然恢复了科举,但是制度却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类似于后世的高考。

  科举考试通过后,其一是并不会直接授官,而是进入到各大府学中进行学习,毕业后才准予授官。其二是七品以上官员在提拔前必须到晋阳太学进行进修培训,结业后才准许外放任职。

  也就是说以晋阳、镇州、京兆、洛阳和兴元、成都六大朝廷所建立的府学为中心,各府学毕业生准予授县级以下官职,负责培养基层官员。而晋阳太学,则类似于中央培训学校,负责中级官员的培训和进修。

  这避免了一些私家学问和思想干扰到朝廷教育体系的情况。

  所有的读书人,必须要通过朝廷的教育培训体系考核才能成为正式的官员。

  这也是一种人才垄断。

  与府学相对应的,是在各地设立相同的军官学校,负责培训军事指挥官和各地的治安官员,文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