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马路上轻扬的一粒灰尘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伟人的话,被当成期望和嘱托,回到江西,汪东兴省长与曾留学苏联的邵式平省长商量,谈到了***、蒋经国等两党精英,共同学习过的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邵省长说,“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
于是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办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共产主义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
1958年8月1日,在南昌市郊梅岭成立共大总校,在全省遍地开花成立30所共大分校,宣告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正式成立,副省长汪东兴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时任省委书记刘俊秀兼共大总校校长。
当时报道共大总校、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其中工农及其子女占92.7%,被誉为遵循伟人教育思想创办的新型大学。开设的专业涉及农、林、畜、牧、医、工业、农机、会计、教师等,各类繁多而又齐全。
分校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几年时间里,总校和各个分校开垦出了大批的农场和林场,为学校提供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也使学校有了办学经费的来源,同时还为学生自给自足的生产打下基础。
据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共大全省各校办农场有66个、林场40个、工厂243个,学校经营的耕地面积4.275万亩,成为培养山区农村建设的基地,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问题,当时统计的结果,半年总收入达427万余元。
1961年,共大创办三周年时,伟人亲自提笔,给共大写了一封贺信,就是著名的《七三○指示》。伟人在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实是很好的。”
伟人的指示,使共大的办学模式和招生制度开始转变,从1958年到1961年,共大总校已经开始在全国实行统一招生,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可进入共大总校学习。
分校则视实际情况招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甚至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文盲也可以进入学习,文盲一般先进入预科班,经过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才开始学习具体的专业。
1964年,江西共大的分校达到历史最高峰,各地开办的分校达到108所,在高等教育低落的情况下,那一年共大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