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共大分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校生人数有5万之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百所共大分校,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其它分校毕业生都要重新回到农村,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很多人成为了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在当时农村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低下,生产技能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共大分校的创办,对山区农村建设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江西各地方的农业部、林业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毕业。在共大总校,一些共大毕业生毕业后,甚至可以留校任教或分配到地方分校。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对共大的办学模式,给予各种关注,朱德元帅曾亲自将自己的侄子朱俊书送到共大总校学习,****刘少奇更是充满热情的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读,是一种非常切合当时农村实际的办学模式。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被当作了建设山区的有效模式,国家给了最大的支持,几乎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农村甚至一个大队只有一台大型拖拉机,而在分校所属的农场,插秧机、收割机、播种机,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已经随处可见。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共大也是一所阶级特色鲜明的大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共大。进入共大必须要有地方**或公社出具的介绍信,出身不好很可能“政审”过不了关,被拒之于门外。
据农大校史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58年到1980年,共大毕业的学生有21万余人,其中总校毕业生为10563人,分校为202966人。
1980年恢复高考,冶城分校结束历史使命,划归本县,原址基础上成立了“奉新县第三中学”,由大学变成高中。1981年申报职业学校,大约年底或者次年,国家教委批复成立,名称就叫“冶城职业学校”。
随着冶城分校历史使命结束,原来属于它的农场、林场,也划分了出去,只留下极小一部分用于教学。在我们从学校毕业不久之后,属于学校的工厂也撤除了。
大约本世纪初,学校从冶城迁到了县城,保留了“冶城职业学校”名称不变。从此与“劳动”再无关系,与生产也无关系,专心教学,培养学生和技术人才。一般简称冶城职校,也常沿袭以前的叫法,简称三中。
农场、林场的编制直到现在依然保留着,比如现在的上富镇,辖区内同时还有个东风垦殖场,还有个大港农场。东风垦殖场属于本县,大港农场则属于省管。
第(3/3)页
校生人数有5万之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百所共大分校,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其它分校毕业生都要重新回到农村,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很多人成为了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在当时农村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低下,生产技能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共大分校的创办,对山区农村建设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江西各地方的农业部、林业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毕业。在共大总校,一些共大毕业生毕业后,甚至可以留校任教或分配到地方分校。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对共大的办学模式,给予各种关注,朱德元帅曾亲自将自己的侄子朱俊书送到共大总校学习,****刘少奇更是充满热情的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读,是一种非常切合当时农村实际的办学模式。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被当作了建设山区的有效模式,国家给了最大的支持,几乎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农村甚至一个大队只有一台大型拖拉机,而在分校所属的农场,插秧机、收割机、播种机,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已经随处可见。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共大也是一所阶级特色鲜明的大学,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共大。进入共大必须要有地方**或公社出具的介绍信,出身不好很可能“政审”过不了关,被拒之于门外。
据农大校史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58年到1980年,共大毕业的学生有21万余人,其中总校毕业生为10563人,分校为202966人。
1980年恢复高考,冶城分校结束历史使命,划归本县,原址基础上成立了“奉新县第三中学”,由大学变成高中。1981年申报职业学校,大约年底或者次年,国家教委批复成立,名称就叫“冶城职业学校”。
随着冶城分校历史使命结束,原来属于它的农场、林场,也划分了出去,只留下极小一部分用于教学。在我们从学校毕业不久之后,属于学校的工厂也撤除了。
大约本世纪初,学校从冶城迁到了县城,保留了“冶城职业学校”名称不变。从此与“劳动”再无关系,与生产也无关系,专心教学,培养学生和技术人才。一般简称冶城职校,也常沿袭以前的叫法,简称三中。
农场、林场的编制直到现在依然保留着,比如现在的上富镇,辖区内同时还有个东风垦殖场,还有个大港农场。东风垦殖场属于本县,大港农场则属于省管。